十年磨一剑 国产芯片首次用于北斗导航卫星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2所所长赵元富团队研制出的国产CPU芯片,首次全部使用在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。 为了这一天,赵元富和他的团队走过了10年。
此次登上北斗双星的宇航级国产CPU芯片,产品性能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“在某些抗辐射指标上,我们比国外的一些产品还更有优势。”赵元富自信地说。
一个梦想
要自主不要仿制,把航天当作毕生事业,自主研发总能找到出路
“既要仰望星空,又要脚踏实地”。要让“中国芯”在太空闪耀,赵元富和他的团队首先选取“王冠上的钻石”——抗辐射中央处理器作为技术应用的核心攻关产品。
赵元富团队研制的这枚国产CPU,不仅速度更高、接口类型更多、可变性更强,也更适合卫星不同功能组件的需求。“做好一款国产宇航用CPU,不仅要把芯片本身做好,还要构建‘芯片+软件+生态环境’的国产化模式。”对于“中国芯”,赵元富有更深远的考虑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